圖/台視新聞台北/鄭伊珊、胡偉倫 責任編輯/張碧珊。
攸關居住正義的《平均地權條例》在立院躺了8個月後,終於要在下週排審,在審查之前「巢運」邀請4黨立委共同呼籲,堅守「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」的修法原則,抑止投資客不當炒作,並明定施行日期,希望早日完成修法。」台北/綜合報導責任編輯/曾以馨。
圖/非凡新聞巢運認為限制換約轉售,可壓制投資客的團購炒作意願,讓市場回復正常供需,更戳破房市熱銷的國王新衣。而巢運也呼籲,應該明確條文施行日期、地價評議委員會專業化且要增加紅單轉售罰則等三項建議,讓法案更加完備。對此,立委張其祿也強調,「限制預售屋的換約轉讓,這是我們絕對不會讓步。」立委邱顯智反對限制換約可能違憲的說法」台北/綜合報導責任編輯/曾以馨。
對此,立委張其祿也強調,「限制預售屋的換約轉讓,這是我們絕對不會讓步。平均地權條例目前有九大版本,但基本五大面向維持不變。吃鍋的季節又來了,你吃蝦會吃頭嗎?龍蝦、明蝦、草蝦每一種都超美味,但吃蝦的同時,常常會有人問「蝦頭到底不能吃?」吃蝦去除這些部位實用更健康營養師高敏敏指出,雖然蝦營養豐富,但還是盡量避免吃蝦頭、蝦腮、蝦腸,因為:.蝦頭:蝦若養在重金屬量高的水會把重金屬集在頭部,但若能確定養殖水域重金屬量安全無超標,蝦頭有豐富維生素A.蝦鰓:在頭部靠近口器那側是蝦過濾食物髒污處,食用前需去除.蝦腸:俗稱的蝦線,一般會有排泄物殘留,建議剔除乾淨常見3種蝦類營養價值一次看.龍蝦熱量:93kcal高蛋白:21.5g膽固醇:86mg鋅:2.4mg.明蝦熱量:97kcal高蛋白:21.3g膽固醇:175mg鋅:2.1mg.草蝦熱量:100kcal高蛋白:22g膽固醇:157mg鋅:1.7mg(以上為每100g之去殼、去頭尾、去腸泥營養價值)蝦類低脂、高蛋白過敏者應避免食用高敏敏說明,蝦類屬於甲殼類的一員,是低脂高蛋白的食材,以100g的龍蝦為例,約等於3份的豆魚蛋肉類,除了有豐富的蛋白質,脂肪含量也只有0.1克
雖然龍蝦、蝦子營養好處多,但高敏敏提醒,如果是甲殼類過敏者,應避免食用相關食材。延伸閱讀:醫示警「6大族群」吃生食、魚蝦刺傷小心染海洋弧菌。嚴重恐喪命吃螃蟹犯「4大禁忌」恐致食物中毒。吃鍋的季節又來了,你吃蝦會吃頭嗎?龍蝦、明蝦、草蝦每一種都超美味,但吃蝦的同時,常常會有人問「蝦頭到底不能吃?」吃蝦去除這些部位實用更健康營養師高敏敏指出,雖然蝦營養豐富,但還是盡量避免吃蝦頭、蝦腮、蝦腸,因為:.蝦頭:蝦若養在重金屬量高的水會把重金屬集在頭部,但若能確定養殖水域重金屬量安全無超標,蝦頭有豐富維生素A.蝦鰓:在頭部靠近口器那側是蝦過濾食物髒污處,食用前需去除.蝦腸:俗稱的蝦線,一般會有排泄物殘留,建議剔除乾淨常見3種蝦類營養價值一次看.龍蝦熱量:93kcal高蛋白:21.5g膽固醇:86mg鋅:2.4mg.明蝦熱量:97kcal高蛋白:21.3g膽固醇:175mg鋅:2.1mg.草蝦熱量:100kcal高蛋白:22g膽固醇:157mg鋅:1.7mg(以上為每100g之去殼、去頭尾、去腸泥營養價值)蝦類低脂、高蛋白過敏者應避免食用高敏敏說明,蝦類屬於甲殼類的一員,是低脂高蛋白的食材,以100g的龍蝦為例,約等於3份的豆魚蛋肉類,除了有豐富的蛋白質,脂肪含量也只有0.1克。
另外,蝦類也屬於低膽固醇,不過雖然如此,膽固醇7-8成由人體自己製造的,食物影響2-3成,而影響血膽固醇最主要的其實是飽和脂肪,所以建議血膽固醇過高的人,應減少飽和脂肪攝取,這時低脂肪的海鮮就是不錯的選擇。營養師警示:健康人一次也別超過一隻
但空腹太久又容易呈現低血糖狀態,加上泡湯會加速人體消耗水分跟糖分,動作太大一不注意,就有暈眩甚至昏倒的可能,尤其年邁長者更需多加注意,以免造成二度傷害。吃飽或空腹時,不適合泡湯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吳芝穎指出,剛吃飽或空腹太久都不適合泡湯。後疫情時代瘋出國,備齊防疫三寶之外。周末寒流報到,泡湯取暖好舒服。
運動、喝酒後,不能直接泡湯此外,運動完、喝酒後也不適宜直接泡湯,以免增加心臟負擔。老師提醒:這些英文句子要記熟,即使確診也不擔心。吳芝穎進一步解釋,人體在運動後的體溫通常偏高,為了散熱,表層皮膚血管也會擴張,在經歷一定程度的熱能消耗下,若直接泡進溫泉裡,對心臟勢必會造成不少壓力。下水前必知10件事,三高患者不能泡全身。
因此建議民眾,運動後應休息半小時至一小時,等心率恢復穩定,並且補充適量水分後再行泡湯。同理的還包括在泡湯的當下小酌一杯,然而人體在代謝酒精時也會加速血液循環,內外同時刺激之下,心臟也會不堪負荷。
所以最好還是泡完湯休息片刻後再喝。泡湯可以活化身心、增加血液循環,對身體來說本該是好事,但是如果選錯了時機,反而會造成身體負擔。
「我們在泡湯時,血液循環會增快,體溫也會跟著上升,導致血液大多集中至皮膚表層,進而影響腸胃道消化同理的還包括在泡湯的當下小酌一杯,然而人體在代謝酒精時也會加速血液循環,內外同時刺激之下,心臟也會不堪負荷。但空腹太久又容易呈現低血糖狀態,加上泡湯會加速人體消耗水分跟糖分,動作太大一不注意,就有暈眩甚至昏倒的可能,尤其年邁長者更需多加注意,以免造成二度傷害。「我們在泡湯時,血液循環會增快,體溫也會跟著上升,導致血液大多集中至皮膚表層,進而影響腸胃道消化。泡湯可以活化身心、增加血液循環,對身體來說本該是好事,但是如果選錯了時機,反而會造成身體負擔。吳芝穎進一步解釋,人體在運動後的體溫通常偏高,為了散熱,表層皮膚血管也會擴張,在經歷一定程度的熱能消耗下,若直接泡進溫泉裡,對心臟勢必會造成不少壓力。
吃飽或空腹時,不適合泡湯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吳芝穎指出,剛吃飽或空腹太久都不適合泡湯。後疫情時代瘋出國,備齊防疫三寶之外。
老師提醒:這些英文句子要記熟,即使確診也不擔心。運動、喝酒後,不能直接泡湯此外,運動完、喝酒後也不適宜直接泡湯,以免增加心臟負擔。
所以最好還是泡完湯休息片刻後再喝。因此建議民眾,運動後應休息半小時至一小時,等心率恢復穩定,並且補充適量水分後再行泡湯。
周末寒流報到,泡湯取暖好舒服。下水前必知10件事,三高患者不能泡全身暖身之後再下水,從腳開始泡起泡湯的時間和溫度需要視個人的體能狀態而定,有些人可以適應冷熱交替,但若是體能不好或是年紀大的人,就建議以熱水池開始,最後也以熱水池結束為佳,這樣會是比較舒服的泡湯狀態。甚至有些術後的病人,在傷口癒合後泡溫泉,可有軟化疤痕組織、增加筋膜延展性及關節活動度等好處。
後疫情時代瘋出國,備齊防疫三寶之外。下水前必知10件事,三高患者不能泡全身。
專家特別提醒,太累的時候也不宜泡湯,因為累的時候需要的是休息與睡眠,如果跑去泡溫泉,很可能會使得身體感覺更虛、更沒能量。同時也要從腳開始往上浸泡,以免血壓突然升高,心臟負荷不了,恐會造成頭暈或休克。
美人保養湯,幫助養顏美容部分溫泉成分還特別有「美膚」效果,像是大屯山系的硫磺泉,因能改善慢性皮膚病症狀,也有鎮痛止癢功效,而被稱為「保養之湯」。二是中央山脈兩側的碳酸氫鈉泉。
泡溫泉,改善關節炎、神經痛台灣溫泉主要劃分為三大類,一為大屯山系,如北投,是屬於硫磺泉。烏來、礁溪、知本等地的碳酸泉,則俗稱為「美人湯」,泡後皮膚會有滑膩感,能美白、養顏美容。尤其冬季泡溫泉,水溫與環境溫差較大,下水前,最好先做一些伸展操暖身,或是先做淋浴,讓身體適應水的溫度再入水。起身後,由於池水高溫會加速新陳代謝、消耗能量,容易使人感覺虛弱、飢餓與疲勞,此時可補充些低卡食物,像是芭樂等。
民眾如果在使用後感到疼痛,在急性期需以冰敷處置,倘若2天後症狀仍未緩解,就必須求醫。溫泉的各種功效早已被各界證實,尤其是肌肉骨骼方面的疾病,像是關節炎(退化性關節炎、僵直性脊椎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)、肌肉痠痛、肌腱炎等,都能獲得顯著改善,對於神經痛、週邊循環較差者也有幫助。
老師提醒:這些英文句子要記熟,即使確診也不擔心。水柱型SPA必須避開臉部、頭部、腹部、脖子、頸椎等處,可以使用在屁股、大腿等「肉多」的地方,具有按摩效果,但也不宜超過1分鐘。
以水柱型來說,由於水柱的持續性衝擊,就像是重覆做「快速拍打」的動作,對於有關節發炎或是椎間盤突出問題的患者來說,可能會誘發疼痛,或是不知道自己有這類潛在問題,在強力水柱衝擊下,就會出現傷害。泡溫泉的水溫以38~40℃為最舒適的溫度,每次浸泡以5~10分鐘為一個循環,然後起身休息再泡,一次約泡2~3個循環(約為半小時到45分鐘),即可加速新陳代謝,並有效消耗能量。